前立委郭正亮是民進黨內知名的「和中派」,甚至讓部分支持者視為「檳榔」(綠皮紅心)。然而對在九二一震災發生後,北京的種種「傷台」的政治操作,當時在《新新聞》撰寫專欄的郭正亮,也不禁撰文怨之。
部分對中國懷有認同情懷的人士,很難理解為什麼絕大部分的台灣人都主張「抗中」,認為這些對中國的對抗意識來自希望獲得政治利益者的搧動,甚至指控抗中的台灣民族主義已經陷入非理性的「仇恨」。
然而剛好跟他們說的相反,台灣人無論是仇恨心、對外國的對抗之心都顯得極淡,台灣人對於曾殖民台灣的日本、時時宣稱要併吞台灣的中國,發生災難時,都做出大筆的捐輸。今年本土新冠疫情爆發後,日本對台灣的疫苗捐贈,正是基於當年日本311東日本震災捐輸的「報恩」。而今年奧運,台灣民眾不但會幫擊敗台灣選手的日本、韓國選手喝采,甚至幫讓台灣選手無緣奪牌的德國選手寫專文,在文章中告訴大家這位選手是背負這著多大的壓力和目標而努力的溫馨內容。
或許對中國人而言,為了「民族的偉大復興」是什麼都可以、也什麼都該犧牲的,當然不會為一次地震而停辦國慶,更不會認為應該為幾個災民,讓國際因為沒經過北京直接救援台灣,而產生台灣實質獨立的想像,但顯然這不是台灣人認同的價值。這種價值觀的差距,在1994年千島湖事件、在1995和96年發生的台海導彈危機、在九二一震災、在藝人周子瑜「被道歉」事件、在香港抗爭事件中,一次一次地將台灣人推離中國。
------------------------------
🔥《新新聞》全力監督公共政策,您的贊助支持,是我們前進的動力
http://bit.ly/3gqzxcT
🔔 加入新新聞Telegram頻道,熱門資訊一手掌握!
http://bit.ly/3c6Pi5b
㊙️LINE好友獨家全新服務
http://bit.ly/3bTyVIZ